宋玉林这个名字,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并不熟悉,但若提起大寨村的农民副总理陈永贵鸿岳资本,大家一定不陌生。陈永贵,头戴白毛巾,身披朴素的农民装,是那个时代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。而宋玉林正是他第二任妻子,在陈永贵一生中,她是那个不显山露水却无私奉献的“贤内助”,伴随他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冬夏。
在陈永贵的生前,宋玉林始终活在丈夫的光环之下,鲜少为公众所知。当陈永贵去世后,宋玉林才首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,尤其是在她参加丈夫葬礼的时候,人们才真正开始注意到这位曾默默奉献的女性。2018年,92岁的宋玉林走到了人生的尽头,她的葬礼也吸引了众多前来送别的人,场面极为壮观,简直可以用“人山人海”来形容。
那么,宋玉林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女性,才能让如此多的人前来悼念她,送她最后一程呢?
展开剩余83%大寨,这个位于太行山脚下的小村庄,曾在1963年8月遭遇了天灾。那场持续七天七夜的大暴雨几乎摧毁了整个村庄,房屋倒塌,田里的庄稼被彻底毁掉。然而,时任村支部书记的陈永贵并没有被眼前的灾难所压倒,反而坚信道:“只要人没事,一切都是喜事。我们农民有双勤劳的手,一定能克服困难!”在他的带领下,大寨村拒绝了国家的救济,凭借一把铁锹和扁担重新建立起了新村,而粮食产量也未曾减少,按时向国家交纳公粮,陈永贵和大寨的故事成为那个时代的传奇。
陈永贵带领村民们抗灾自救的事迹,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,获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,并引发了“学大寨”的风潮。陈永贵也因此多次受邀向各地的干部传授大寨经验。虽然他文化水平不高,但口才非常出色,每一次的演讲都会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。许多人听了他的讲话,纷纷认为他是一位难得的领导人才,于是将他的事迹推荐给了省委书记陶鲁笳。很快,陈永贵被上级领导注意到,成为了一个颇受推崇的人物。
1964年12月,陈永贵应邀参加了党中央召开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。会议结束后,他竟然被邀请参加毛主席的生日宴,席间,毛主席亲自为他夹菜,这让他感到非常受宠若惊。第二天,陈永贵和毛主席亲切握手的照片出现在全国报纸的头版头条。就这样,陈永贵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公众人物。
然而,正当陈永贵在大寨的事业如日中天时,1965年,他的第一任妻子李虎妮因病去世,这对陈永贵是一次巨大的打击。李虎妮去世后,家中的一切事务都压在了陈永贵一个人肩上。他既要承担家庭的责任,又要继续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,忙得不可开交。此时,上级领导决定帮助他解决后顾之忧,认为他需要一个妻子来帮助打理家庭,于是最终选择了宋玉林。
宋玉林出生在大寨村,年纪比陈永贵小13岁。她早已知道陈永贵的事迹,并心生仰慕。宋玉林从小就很努力,为村里做了许多工作鸿岳资本,年仅18岁时,她便被选为大寨的妇女主任,并多次获得县里的“劳动模范”荣誉。在她的带领下,妇女们积极参与到村里的各项建设中。
宋玉林的丈夫去世后,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生活多年,从未再婚。她一直坚持自己独立生活,直到陈永贵的事情被提起。当初,陈永贵对这段婚姻持犹豫态度,因为他既不想让妻子因劳累生病,又担心自己和宋玉林之间年龄差距过大。但宋玉林并没有轻易答应这门婚事,她选择深入了解陈永贵,最终做出了决定。
在两人熟悉后,宋玉林对陈永贵的忠诚与正直深感认同,她毫不犹豫地向陈永贵承诺:“我不怕吃苦受累,一定会尽我所能照顾好这个家,您只管去做好您的大事。”她真诚的言语打动了陈永贵,最终他们携手走入了婚姻的殿堂。
婚后的生活过得平凡而朴素,陈永贵全力投入工作,而宋玉林则一手操持家务。尽管工作繁忙,陈永贵依然时常回家关心妻子和家庭。得益于宋玉林的支持,陈永贵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专注于自己的事业,而这一切也成就了他后来的辉煌。
1975年,陈永贵成为了国务院副总理,负责农业事务。在此期间,他依然保持与大寨的联系,甚至将家庭的户口留在了大寨,而宋玉林也继续生活在大寨,依旧参与劳动,日常生活过得朴素简朴。当外界要求见“副总理夫人”时,宋玉林常常因为衣着朴素而躲避,但陈永贵总是毫不介意,反而自豪地将“总理夫人”介绍给客人,宣扬劳动最光荣的精神。
1980年,陈永贵辞去职务,重新回到了农业领域。宋玉林也随丈夫来到了北京,继续照顾他的生活。1986年,陈永贵因病去世,享年72岁。直到此时,宋玉林才真正进入了公众的视野,成为了大家认识的坚强女人。
宋玉林的葬礼于2018年在大寨举行,简朴低调,正如她的一生。成千上万的村民前来送她最后一程,表达对她的敬意和爱戴。在她的葬礼上,大家纷纷感慨她默默奉献的一生,并对她那颗宽广善良的心深感钦佩。她的生命虽然平凡,却因她的坚韧与无私,在他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。宋玉林的精神与品质,永远铭刻在大寨村人心中,成为一代人心中的楷模。
发布于:天津市道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